有年輕人問,對生活,你有沒有產生過厭倦?
說心里話,我是一個從本質上對生命持悲觀態度的人,但對生活,基本上沒產生過厭倦。這好像是矛盾的兩極,骨子里其實相通。也許因為青年時代,在對世界的感知還混混沌沌的時候,我就毫無準備地抵達了海拔五千米的藏北高原。猝不及防中,靈魂經歷了大的恐懼、大的悲傷。心情平復之后,也就有了對一般厭倦的定力。面對防不勝防的高寒缺氧、無窮無盡的冰川雪嶺,你無法抗拒“人是多么渺小、生命是多么孤單”這副鐵枷。你有一千種可能性會死,比如雪崩,比如墜崖,比如高原肺水腫,比如急性心力衰竭,比如戰死疆場,比如車禍、槍傷……但你仍在苦難的夾縫當中完整地活著。而且,只要你不打算立即結束自己的生命,就得繼續活下去。
愁云慘淡、畏畏縮縮的是活,昂揚快樂、興致勃勃的也是活。我權衡利弊,覺得還是取后一種活法比較適宜。不單是自我感覺稍顯愉快,且讓他人(起碼是父母)也較為安寧。就像得過嚴重的水痘,對類似的疾病就有了抗體。從那以后,一般的頹喪都無法擊倒我。
我明白日常生活的核心,其實是如何善待每個人僅此一次的生命。如果你珍惜生命,就不必因為小的苦惱而厭倦生活。因為泥沙俱下、并不完美的生活,正是組成寶貴生命的原材料。
責任編輯:文云